许建静:十五载坚守维权岗满腔热情心系消费者
700) this.width = 700;" />
许建静,女,汉族,1984年1月出生,河北省滦南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就职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及班主任。2010年至今,就职于铜陵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现任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先后被评为“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个人”、“安徽省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工作者”,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消协组织投诉调解技能大赛,获得全国比赛三等奖。
初心如炬,点亮维权征程
“大姐,您别着急,别动气,有话慢慢讲”,许建静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大姐,一边将一杯茶递到大姐面前。大姐面戴口罩,待情绪缓和后,开口道:“姑娘,我对你讲啊.....”许建静在这样的清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经了解事情的原委,消费者反映其花费1000余元在某商场购买的化妆品,使用后脸部出现严重过敏现象,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正在进行医治,要求商家赔付1.8万元的费用,商家只同意赔付3000元,由于协商不成,前来投诉。经多次召集商家、该产品的供货商以及消费者三方进行调解,耐心讲解法律法规,当事人双方最终自愿达成一致协议:商家(供货商)一次性赔付消费者1万元整,消费者非常满意并送上写有“公正维权,为民办事”的锦旗。
在消费维权岗位近十五个年头,这个案例仅是许建静同志参与处理的若干个消费纠纷的一个缩影。电费划错账户导致欠费、维修手机收到贷款短信提醒,充值卡无法使用……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维权过程中,许建静及秘书处所有工作人员始终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法理情相融”的“维权担当”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架起一座相融互通的“信任之桥”。
积极探索,寻求破题之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消费维权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针对维权人手少、工作覆盖面大的难题,许建静及其同事们深入思考,广泛调研,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通过发布招募公告、组织培训等方式,招募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消费维权工作,成立了维权志愿者队伍。邀请法律专家、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目前,该市聘请的维权志愿者、义务调查员已达700余人,极大地充实了消费维权力量。
加强横向联系与成员单位、行业组织,积极合作协同发力。通过召开座谈会、建立约谈提醒制度,以问题为导向,以行业为抓手,积极开展对经营者的教育和指导,有效促进投诉减量,受到了《安徽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元施策,激发消费活力
2024年,是许建静同志在消费维权道路上砥砺奋进的又一年。这一年,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消费维权工作中。参与起草的全省首个无理由退货领域省级地方标准《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于2024年获批发布实施;先后20余次深入基层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调研指导,在消费维权制度建设、处理消费纠纷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沉浸式”消费体验模式,推进消费教育“五进”活动,持续关注“一老一小”群体,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2024年,围绕消费热点开展消费教育活动10次,结合典型案例发布消费提醒、文明倡议9次;开展外卖包装费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消费调查,主动对接消费需求,让市场发展更贴合群众期待,进一步改善消费体验;积极参与“安徽特色伴手礼”评选,在全省获评45款产品中,该市3款产品入选;积极响应中消协组织开展的“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鼓励企业推出线下购物15天无理由退货优惠举措,促进消费服务提升。
烟火人间,熙攘之处,人群汇聚。有人消费的地方,就难免会发生消费纠纷。作为一名消费维权工作者,她始终努力做一个尽责的“指导员”,温暖的“调解员”,贴心的“服务员”,以实际行动,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力以赴,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繁荣的消费市场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