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市场监管局把发展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作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抓手,制定覆盖高原冷凉蔬菜全产业链的标准,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解决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规范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助力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立足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构建覆盖高原冷凉蔬菜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包括了通用基础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采后处理及加工标准、流通及产品追溯标准、品牌建设标准、社会化服务标准等七大内容,涵盖了24项二级子标准体系,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标准链条。此次制定发布的高原冷凉蔬菜标准体系共整合1075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76项,行业标准513项,地方标准180项,团体标准6项,实现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精准管控,既保障了产品高原特色,又提升了产业整体水准,为打造优质优价的高原冷凉蔬菜品牌提供坚实技术支撑,真正让标准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高原冷凉蔬菜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产业注入标准化、品牌化新动能。通过建立涵盖全链条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标准化生产实现优质优价,直接带动农户收入提升;深耕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精准培育有条件的企业拓展产品线,积极引导企业获取香港STC认证,以此为企业打造国际市场“金名片”,实现提质增效与市场开拓的双赢。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创造了多元化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标准引领下的产业升级带动配套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标准化与认证双轮驱动,不仅实现产业效益提升,还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更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跟踪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标准适用性调研,及时优化标准内容,更新修订。重点打造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现场观摩、实操演示等方式,让标准看得见、学得会、用得好。加强标准与绿色有机认证、检验检测衔接,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水平。通过深化标准推广应用,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自愿、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积极探索标准与新兴业态融合,开发标准化+文旅、标准化+康养等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原冷凉蔬菜标准体系的制定,不仅规范了产业发展,提升了产品品质和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手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推动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下一步,海东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高原冷凉蔬菜标准化工作,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集成应用,推动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释放更大潜力,让高原的“冷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市的“热动力”。